【
婺源竹编】
婺源,森林覆盖率达82%的山区,盛长翠竹,繁荣修长,品种甚多,为竹器编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。婺源竹编虽然没有嵊州、东阳竹编那么高雅,登堂入室,早年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,但是,婺源竹编有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,制作简朴而结实,实用性高,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生活,是历史悠久的婺源手工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考古资料证实,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开始用竹编织器物,春秋战国时期竹编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境地,尤以楚国最为发达,品种极为丰富,以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。因与百姓生活密切结合,使得竹编技艺迅速发展。一时间,百姓家常生活用品,竹编器具,比比皆是。
众多的手艺中,竹编艺人所用的工具甚少,只有篾刀、竹锯、拣刀、刨刀等四五件工具。因而,竹编技艺称得是真工夫,没有密诀,唯勤学苦练,方能心神领悟。启篾,最为讲究,是竹编必修的入门功夫,就是把竹子劈成竹条,刨去竹青,去除篾白,开启成如纸薄的篾条。说来简单做却难,学上三月半载,启出的篾条,还是厚薄不均。启篾,得借助竹子的韧性,用篾刀连切带撕地,顺势把竹条开启成薄如纸的篾条,然后用刨刀刨光滑。篾条、篾丝启完之后,才算竹器开编。竹编是造形艺术的一种。竹编器具虽有大小规定,就如同在一张纸上作画一样,纸张大小既定了,如何画出完美的画来,得胸有成竹,否则,辛苦编制到九成,也无法收拾。竹编艺人,从用篾条搭成“人”字、“米”字,或四角、五角、六角星形入手,期间夹编细如索发的篾丝,而后,回插篾条,编制成菱形、蜂窝花格,整体呈碟状、碗形等,构思新颖,造型优美,精巧结实。篾条是首尾相连,看不出任何破绽,简直是天衣无缝,称得上世间尚好的器具。
然而,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,塑料制品进入百姓生活,使得竹编艺人难以生存,不得弃艺改行,另谋出路,竹编技艺后继乏人,从目前情况看,婺源人仅有一两个痴心不改的老艺人在苦苦地守护着,年轻人当中无人再续业,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。
图/文 余春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