婺 源(二首)
作 者:胡绩伟 来 源:《到婺源去》
鄣山岭下婺江源,赫赫茗眉碧山川,
龙尾红鱼书乡县,阳关快马再加鞭。
文公阙里出书生,处处苦读又勤耕,
红袍鲤鱼游华夏,龙尾雅砚誉东瀛。
注: 胡绩伟,原《人民日报》社社长,全国人大教文卫委员会副文任。
江总书记莅婺感作
作 者:叶文毓 来 源:《到婺源去》
婺邑乡人好自豪,蚺城今日涌春潮。
从兹县志书佳史,万里京都不再遥。
蚺 城 夜 市
作 者:叶文毓 来 源:网 络
褪尽霞光碧幕长,山城入夜又新妆。
华灯银汉飞星雨,喷柱瑶池泻玉浆。
红幔街头人对酌,绿茵河畔露含香。
校园几阵铃声脆,学子莘莘自习忙。
注:叶文毓,婺源太白人,中华诗词学会、省、市诗词学会会员,婺源县诗词学会理事,《虹井》诗词编委。
望 江 南(六首)
作 者:王世襄 来 源:《到婺源去》 |
|
|
婺源好,
乔木见人文。
一亩偃柯盘匝地,
十寻真杆耸凌云,
树以晦翁尊。
婺源好,
灵洞数涵虚。
高下七层仙侣窟,
琳琅千载昔贤书,
芦笛愧难如。
婺源好,
故宅与崇祠。
砖石门楣镌舞凤,
樟楠梁栋刻蟠螭,
心仰鲁班师。 |
|
婺源好,
龙尾见珍奇。
星灿金银明绿晕,
纹呈罗觳隐乌丝,
供我学临池。
婺源好,
博物有新楼。
面水依山轮奂美,
左瓷右砚思情幽,
竟日滞人留。
婺源好,
风物增清新。
鄣炭泥炉烹绿茗,
吴盐瓷钵荐朱鳞,
愿作紫阳人。 |
|
注:王世襄,全国政协委员,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研究员,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。 |
|
|
到 婺 源
作 者;史树青 来 源:《到婺源去》
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定级标准评审会,九月二十二日在婺源举行。余于中秋夜与王世襄、姚立信二同志自京同车来婺源,并参加婺源县博物馆落成典礼,敬赋小诗,以志欣慰。
嘉会新开婺水头,轮蹄驿路正中秋。
少时曾拜朱元晦,老去难忘江慎修。
灵洞环山留宝墨,藏珍面水起重楼。
赤鳞绿茗齐丰产,真见文光射斗牛。
注:史树青,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,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全国政协委员。此诗作于1986年秋。
婺 源 博 物 馆
作 者;俞汉寿 来 源:网 络
满目琳琅足胜游,人文千古眼中收。
商周彝鼎残形具,唐宋书章罕迹留。
半块秦砖源始帝,整方汉瓦溯炎刘。
神州史迹珍藏在,誉满江南第一楼。
注:俞汉寿,婺源江湾人,中华诗词学会、上饶市诗词学会会员,婺源县诗词学会理事,上饶市书协会员。
清 华 彩 虹 桥
作 者:郎革成 来 源:网 络
宋史皇皇在,唐风隐隐寻。
西湖遥结伴,东井近为邻。
幽雅宜怀古,辉煌喜见今。
谪仙诗境里,能不发清吟?
注:郎革成,婺源浙源人,中华诗词学会,省、市诗词学会及景德镇市诗词学会会员,婺源县诗词学会理事,《虹井》诗词编委。
婺 源 灵 岩 奇 观
作 者:朱德馨 来 源:网 络
一脉灵岩化洞天,游人到此每留连。
琼宫全阙飘香雾,月蜜龙渊涌玉泉。
武穆情豪飞白在,老君功满宝炉传。
红莲瑞草生仙境,地下奇观集大千。
注:朱德馨,号伴兰居士,婺源思口人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省、市诗词学会理事,县诗词学会会长,《虹井》诗词主编。 |